提升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水平_常见问题_米乐体育app客户端下载/官网客服联系

提升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水平

浏览次数:1 次来源:米乐体育app客户端下载    发布时间:2023-12-24 01:00:35

  作者:郭克莎(福建省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

  习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着力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产业链供应链是现代经济的重要形态,其韧性和安全水映一国经济抵抗风险能力的大小,对现代化经济体系运行具备极其重大影响。党的十八大以来,习多次对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作出重要指示,强调“要把增强产业链韧性和竞争力放在更重要的位置,着力构建自主可控、安全高效的产业链供应链”“粮食、能源、重要资源上要确保供给安全,要确保产业链供应链稳定安全”。习关于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的相关论述是习经济思想的重要内容,为我国构建自主可控、安全高效的产业链供应链指明了方向。

  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是一个系统完整的概念,具有比较宽泛的含义,其中的安全和稳定问题,涉及产业链供应链的韧性、优化升级、现代化水平、国际竞争力等多个角度。当前,经济全球化遭遇逆流,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加速重构并呈现本地化、多元化、区域化发展的新趋势,给各国产业链供应链运行带来新的挑战,我国维护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的重要性明显上升。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是经济稳定持续增长的重要条件。从国际上看,一些国家采取的贸易保护主义、单边主义等不断冲击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的安全稳定,各种能预见和难以预见的风险因素进一步凸显。从国内看,我们国家的经济已由快速地增长阶段转向高水平质量的发展阶段,在产业体系调整过程中,传统制造业升级比较缓慢,制造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呈下降趋势。这两个方面对产业体系升级和经济稳定增长产生了影响,而且外部市场冲击会加大国内市场压力,外部因素与内部因素会产生相互影响。只有把外部冲击与国内问题联系起来,解决好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问题,才能促进经济稳定有序运行,为经济平稳持续增长提供市场基础和产业支撑。

  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是推动高水平发展的重要支撑。高水平质量的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第一个任务,是新发展理念指导下的全面发展,要求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解决人民日渐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通过加快产业技术进步、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推进产业体系优化升级,以创新驱动、高质量供给引领和创造新需求。而所有这些,都需要以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作为门槛和主要支撑。虽然中国工业体系及相关产业构成相当完备,交通物流仓储等基础设施比较完善,但如果产业链供应链存在短板、缺乏韧性,经济运行和增长的稳定性就会受一定的影响,产业体系优化升级就会受到阻碍,经济发展效率和质量就难以有效提高。

  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要基础。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是以习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是关系我们国家发展全局的重大战略任务。新发展格局以现代化产业体系为基础,经济循环畅通需要各产业有序链接、高效畅通。无论是打造国内大循环还是参与国际循环,不能离开产业链供应链的安全稳定运行。从增强国内大循环的内生动力和可靠性看,要依托和发挥我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畅通劳动力、资本、技术、数据等要素流动,增强对全球资源要素的吸引能力和配置能力;从提升国际循环的质量和水平看,要通过热情参加国际市场之间的竞争,倒逼和促进国内产业转型升级,增强我国出口产品和服务的国际竞争力。这都要提升我国产业链供应链的安全稳定水平,有效增强产业综合竞争力,从而更好利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使构建新发展格局得以顺利推进、取得有效成果。

  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取决于产业上游、中游和下游的关系,也取决于产业链供应链运转的关键环节。对于产业链与供应链的关系及其对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的影响,有必要进行适度界定和简要分析。从理论上说,产业链主要是指生产的全部过程中产业之间关联、运转的链条,包括产业上下游、前后向联系等链条;供应链主要是指流通过程中供应环节之间关联、运转的链条,包括产品采购、物流、仓储等链条。在以往的产业经济学研究框架中,对产业链与供应链的研究是分别进行的,产业链主要影响产业体系调整和升级,供应链主要影响产品流通速度和效率。现在把产业链供应链放在一起分析研究,根本原因是安全稳定问题使两者紧密联系起来,难以截然分开。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一个国家的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问题能通过全球布局、专业生产和国际贸易来解决,产业链与供应链相互影响,同样重要。但是,在当前经济全球化遭遇逆流、保护主义抬头的情况下,国际贸易投资关系受到割裂,各国的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出现严重不确定性,使国内产业链的基础性、重要性上升。对于大国经济来说,产业链的安全稳定决定着供应链的安全稳定。同时,产业链与供应链之间既有必然联系,也有不同特点,产业链涉及的主要是基础性、长期性问题,供应链涉及的更多是短期性、应急性问题,把两者结合起来并处理好它们之间的关系,有利于在应对短期紧迫性问题中更好解决长期基础性问题,从根本上促进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运行。

  之所以要把握好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的关键环节,根本原因和基本逻辑是,这些关键环节在产业链供应链运转中具有必不可少性、无法替代性、不可交换性,同时具有难以改变、调整或转换的特点,因而对于安全稳定至关重要。涉及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的关键环节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的基础支撑。主要是粮食安全、能源安全和重要资源安全。这方面的安全稳定是国民经济与社会运转的门槛,关系着国家稳定和发展的重大经济安全。二是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的核心要素。主要是关键核心技术及设备。关键核心技术一般指控制着同行业技术制高点的关键技术或技术体系,具有无法替代、不易掌握、难以超越的特点。关键核心设备则是指以关键核心技术生产、支撑的设备,包括从细小的芯片到巨大的设备。关键核心技术能是尚未产业化的技术,关键核心设备则是关键核心技术产业化的产品,两者均在产业高质量发展或产业链运转中具有核心作用。三是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的重要条件。包括重要零部件和技术、大型装备和技术。这些重要零部件和大型装备及其技术,可能不是产业高质量发展升级中起核心作用或共性作用的技术所决定的,而是某些产业高质量发展或产业体系运转所必需的技术装备,但也会对产业链供应链的安全稳定造成一定影响。

  这些关键环节的背后,反映的主要是资源条件、工业基础、产业体系和创造新兴事物的能力。从资源条件看,我国在能源和重要资源方面存在一定制约因素,需要加快发展新能源,开发可替代重要资源。从工业基础和产业体系看,我国具有完备的工业体系及相应产业体系,产业链供应链的薄弱环节主要在高新技术产业领域,主要受到关键核心技术和重要技术装备的制约。从创造新兴事物的能力看,我国自主创新和原始创造新兴事物的能力有待逐步提升。切实解决好这样一些问题,才能真正把握好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的关键环节。

  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是一个系统工程。新时代新征程,我们要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的决策部署,着力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把维护国家安全贯穿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各方面全过程,切实保障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

  习指出:“实践反复告诉我们,关键核心技术是要不来、买不来、讨不来的。只有把关键核心技术掌握在自己手中,才能从根本上保障国家经济安全、国防安全和其他安全。”保障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也是如此。我国拥有世界上最完整的工业体系,具有完备的基础设施网络和物流仓储体系,但产业链整体上仍处于全球价值链的中低端,产业链创新和自主可控能力较弱。在国际形势正在发生深刻复杂变化的背景下,关键零部件和核心技术受制于人的风险大幅度上升。在工业领域主要是数字控制机床、发动机以及核心基础零部件和有关技术,在农业领域主要是种子问题。为此,必须发挥新型制优势和超大规模市场优势,有明确的目的性地组织科技攻关,加快补短板、强弱项,加快解决“卡脖子”问题。

  推进关键核心技术的突破和发展,必须实施综合性的政策措施,重点要抓好以下三个方面。一是着力提升企业自主创造新兴事物的能力。加大有关政策力度,支持公司参与制造业创新中心、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创新平台建设,承担国家重大科学技术项目、重大技术装备创新发展工程。带领企业参与信息技术应用创新重大工程,推动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发展,推动自主可控工业软件推广应用。鼓励企业组建创新联合体或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全面推动开展协同创新,推进基础零部件、基础原材料、基础性工艺以及高端仪器设备、高端集成电路、高端网络安全等领域关键核心技术、产品、装备的研发和应用。推动国家重大科研基础设施和大型科研仪器向相关企业开放,加快建设生产应用示范平台和产业技术基础公共服务平台。二是组织合作攻关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借鉴其他国家推动重点产业技术发展的有益经验,以突破关键核心技术为目标,以政策支持为导向,以龙头企业为引领,以市场机制为基础,促进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科研院所形成攻关合力,建设涵盖全产业链的重大协同创新平台,形成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机制,一个个攻克“卡脖子”难题。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提高关键核心零部件国产化率。三是依靠深化改革开放增强创新活力和动力。不断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持续推动科技创新、制度创新,以自主可控、高质量的供给适应满足现有需求,创造引领新的需求。推动深化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改善和优化企业营商环境,增强企业创新活力和动力。

  习指出,“要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从理论上说,产业链供应链是产业运行和发展的基础,也是支撑产业体系发展升级的条件,因此,产业链供应链的现代化水平影响产业现代化和产业体系现代化的发展进程。一方面,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是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基础,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是加快产业体系现代化建设的必然要求;另一方面,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是提升安全稳定水平的关键所在,加快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能够有效应对外部遏制打压和不确定不稳定因素。

  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与产业体系现代化的方向是一致的,同时对经济社会现代化进程具有更强的基础性、链接性和支撑性作用。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的着力点,要放在主要依靠自身力量并有效利用外部条件上,持续提升自主创新和原始创新能力,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不断增强综合发展能力和核心竞争力。一是优先提升重要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充分发挥企业在增强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可控能力中的重要作用,支持公司参与制造业强链补链行动,做强长板优势,补齐短板弱项,打造新兴产业链条。推动国有资本向关系国家安全、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产业集中,加快在产业链供应链的关键环节和高端领域进行布局,打造具有现代化水平的产业链供应链。二是加强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的人才支撑。人才是保障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可控、推进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的关键因素。要完善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和体制,推进“强基计划”等服务国家战略的基础学科人才培养,依靠深化产学研合作等方式培养高技能的实用人才。加大对高新技术前沿领域、重点研发企业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的支持力度,通过多种方式和政策创新吸引人才、留住人才,促进形成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的人才队伍。三是加强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的技术支撑。要适应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背景下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加速转型的大趋势,积极推进我国产业链供应链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绿色化改造升级,促进数字产业化与产业数字化,推动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发展。

  习指出,“要提高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性和国际竞争力,优化国内产业链布局”。从体制机制上看,提高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性和竞争力,要建立健全重要产业链供应链风险识别、预警和处置机制,形成多层次监测监控体系,提升风险及时识别发现、精准有效处置能力;要统筹推进重点领域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可控,使风险应对能力持续提升。

  从方式和路径看,提高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性和竞争力,重点要关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构建有创新活力的产业链供应链生态体系。要加强产业链上下游之间的战略合作与利益协调,鼓励本土产业链上下游加强沟通联系,强化产业链联动,构建自主可控、运转稳定的生产供应体系。引导骨干企业向有基础、有优势的产业集聚区布局,优化集聚区资源流动和配置,鼓励供应商在集聚区建设配套项目,完善产业链供应链配套体系。加强市场机制调节功能,发挥龙头企业辐射带动作用,促进产业链供应链相互支撑、协同发展。强化产业生态圈建设,以优势产业链提升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推进供应链创新发展,支撑产业补链、延链、固链、强链。二是推进中小企业产业链供应链转型升级。加快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增强产业链供应链稳定运行的基础,发挥中小企业对提高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性和竞争力的积极作用。增强中小企业在产业链供应链上的配套能力,促进大中小企业链式协同融通发展,推动创新链与产业链的深度融合。三是促进区域产业链供应链协调发展。发挥顶层设计的引领和指导作用,在更高层面谋划区域产业发展链条,促进区域产业合理分布和上下游联动。调整优化区域产业链布局,推动制造业梯度转移与合作。探索跨区域政策和规划衔接,加快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促进区域内要素合理有序流动。此外,进一步深化改革开放,落实减税降费政策措施,努力改善和优化营商环境,降低企业经营成本和制度性成本;发挥大国产业纵深发展的空间优势,促进东中西部地区要素自由流动,更好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2022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产业政策要发展和安全并举”。未来相当一段时期,面对国际风云变幻和新的竞争格局,在谋划和实施产业政策时要坚持系统观念、底线思维,更好统筹协调发展和安全的关系,既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提升国际竞争力,又保障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和有效运行,实现高质量发展与高水平安全良性互动。

  一方面,产业政策要把推进技术经济发展作为保障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的根本动力。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蓬勃兴起的大背景下,新技术、新产业、新产品、新业态、新模式不断发展,必须紧紧抓住机遇、主动作为,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前沿技术研发和应用,推动传统产业尤其是制造业加快数字化改造和转型,努力保持和增强产业技术经济的竞争优势。另一方面,产业政策又要把推进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作为支持产业技术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面对动荡不安的外部环境,要深刻认识到,关键核心技术是买不来的,必须坚持攻坚克难,加快补强关键核心技术和零部件的薄弱环节,努力抢占科技竞争和未来发展制高点,实现产业链供应链的可控性、安全性和稳定性,牢牢掌握发展的主动权。同时,还要把产业政策重点更多放在扶持中小企业转型升级上,激发相关产业发展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为提升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水平营造良好环境。

  维护全球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稳定是推动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保障,符合世界各国人民共同利益。随着经济全球化在世界范围内推进国际分工和专业化生产,各国的产业链供应链在国际贸易投资格局中基本上形成了一个整体,一个国家的产业链供应链出了问题,势必影响相关国家的产业链供应链运行,这使国际产业链供应链越来越具有公共产品的属性和特点。因此,加强国际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的交流合作,是各国共同维护产业链供应链公共产品属性的必然要求,也是共同维护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的客观需要。个别国家搞“脱钩断链”,严重影响国际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在损害其他几个国家利益的同时也会损害本国利益。中国坚持与世界上的多数国家和地区一起,维护国际产业链供应链的公共产品属性,促进国际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运行,充分体现了一个负责任大国的担当精神。在世界经济不确定性加剧的背景下,我们要继续与各国一道聚焦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面临的挑战,进一步深化产业链供应链国际合作,发挥好“一带一路”国际合作机制对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的积极作用,构筑安全稳定、互利共赢的产业链供应链合作体系。

  重点要加强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是推进开放包容合作。共同维护开放、透明、包容、非歧视的多边贸易体制,畅通要素资源跨境流动,消除或降低市场准入壁垒,稳步扩大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制度型对外开放。二是推进科学技术创新合作。共同把握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机遇,加强高新技术前沿领域的交流合作,打造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探寻新的发展路径和增长动能。三是推进互利共赢合作。加强产业发展规划对接,围绕规则、标准、机制、政策等加强对话协商,积极创新合作方式,不断拓展合作领域,推进市场开拓、技术创新、人才培养等务实合作。

  针对目前思政课教师供给能力不能有效满足思政课强起来的发展需要这一突出矛盾,要切实提升教师供给能力,改进教学方式,推动新时代思政课朝着高质量发展。

  我国始终主动实行扩大进口的战略和政策,连续举办进口博览会,倡导开放合作,与既往的贸易保护理论和政策主张存在根本差异,为维护开放的世界经济注入了强大动力。

  面向未来,要进一步扩大“朋友圈”,绘制好“工笔画”,对接好“硬联通”与“软联通”,秉持包容、合作、共赢的原则,为实现民族复兴和推进全人类的福祉而努力奋斗。

  文化交流很重要,我们在讲“一带一路”的时候,也需要讲“共建国家”给我们带来的好处。其实我们面临着如何正确对待自己的问题,“一带一路”不是单方面的施与,而是双向的或多向的互利。

  我们必须要全面把握东北向北开放的历史使命,通过推动东北亚次区域、国别合作,破解东北亚各国战略意图和利益不同、战略互信缺失的困境。

  2022年我国数字经济规模达50.2万亿元,总量稳居世界第二,同比名义增长10.3%,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提升至41.5%,数字经济成为我国稳增长促转型的重要引擎。

  坚持以习法治思想和总体国家安全观为指导,准确把握完善国家安全法治体系的时代内涵和实现路径,是新时代新征程把中国特色国家安全法治建设推向前进的必由之路。

  习进一步推进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创造性回答了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重大问题,形成一系列原创性理论成果。

  深刻的理论来源于人民大众的实践,只有不断拓展理论的深度和广度,用“大众话语”说清“理论话语”,理论才能真正变成人民群众手中的尖锐武器。

  “千万工程”把村庄整治与发展经济结合起来,以乡村经营为抓手,持续打通“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转化通道,将生态红利变为民生福利。

  区域国别学是典型的交叉学科,只有从不同学科视角贡献知识增量,通过融合、碰撞和创新,才能最终形成学科共识。

  我们仍需抢抓“十四五”应对窗口期,战略上保持定力,战术上灵活机动。在强化养老、托幼、家庭支持政策基础上,进一步优化房地产市场调控。

  中国正在打破西方对现代化标准垄断,探索出一条不同于西方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新路,创造属于自己的发展经验,为现代化理论作出重要贡献。

  人是经济社会发展全要素投入中最具活力、最具创造性、最具能动性的要素,人的全面发展和人口高质量发展是经济社会可持续的内在要求。

  五个坚持明确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中处理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产业发展与转型升级、一二三次产业结构、传统产业与新兴起的产业、国内与国际间关系的重大原则,是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行动指南。

  统筹粮食安全与活化乡村经济是未来农业农村发展面临的重大课题,亟待通过深化耕地保护模式的创新,探索面向多元价值诉求的耕地保护新途径。

  在稳经济政策措施的持续发力下,无论是需求还是供给都处在逐步恢复中。鉴于需求不足是一个时期以来影响经济运行的明显制约因素,因此需求改善较之供给改善更能有利于经济运行。

  通过建构共同体记忆和一定的情感叙事策略,彰显出我们党对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历史经验和新时代新征程的新赶考之路具有坚定的历史自信。

  十年来的网络立法,涵盖数字中国、数字社会、数字政府等各个领域,辐射企业、社会组织、个体等各类主体。网络立法的进程与网络深度嵌入经济社会生活的步履同频共振。

  平台经济在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就业、拓展消费市场、创新生产模式、国际竞争中大有作为。平台经济是数字化的经济的典型业态,是引领经济增长和推动社会发展的新引擎。

上一篇: 南通崇川:强链补链延链扩大企业“朋友圈”提升产业竞争力

下一篇: 张家口市政首台维特根路面铣刨机正式上路执役(组图)